工业技术研究院IEK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正式推动医疗改革,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于2009年-2011年扩大医疗预算,增加8,500亿,主要的目标在于实现全民医保、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解决人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中,基础的农村医疗系统是此次改革的目标对象,主要是因为北方和内陆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缺少标准配置或重复配置现象严重,因此期许能够藉由医疗改革政策解决39441家乡镇卫生院的设备配置呈现不均衡态势,也显示说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采购范围的中低档基础医疗设备即是这波医疗改革最大的发展机会,像是便携式或手提式的诊断影像设备。
中国潜力产品概论
中国医疗市场约有70%掌握在国际大厂手中,GE Healthcare、Siemens、Philips都已在国内设厂,积极抢占中国医疗市场,就主要影像诊断类产品每年销售额来看,依据中国研究报告指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约为人民币16亿元、磁共振产品约为人民币12亿、超声波设备约人民币20亿元与数字X光产品约人民币20亿元。除了国外大厂为主要供货商外,也可见到各类产品均有中国国内厂商参与。
中国具成长潜力的医疗器材
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目前全球仅有四个国家,七家公司具有自主生产的能力,而中国东软即为中国代表的公司。中国市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以16切与64切为主流产品,其中16切的市场掌握在Philips与Toshiba手中,而64切市场则由GE Healthcare为领导厂商,中国东软在整体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市场销售仅次于GE Healthcare,为强化其竞争优势,于2004年东软与Philips共同合作,采用技术交流的方式,让双方补足原先的技术缺口,东软采取开放式创新策略的方式,使其由原先单一的医疗设备供货商,转变为医疗系统和医疗IT服务的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磁共振产品随着全球技术不断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国内磁共振产品的发展,2004年,统计发现中国国内已有超过200家医院拥有这类产品,尽管如此,已先进国家医疗设备的满足程度来看,平均每百万人拥有40台磁共振产品,而中国目前每百万人则不到2台,显示了中国仍有很大的需求未被满足。目前中国高场与超高场磁共振市场主要由跨国大厂所把持,而低场大多采用进口组件后组装,且品质与成像速度较差,加上价格偏高,缺乏竞争优势。目前中国国内有新奥博、宁波鑫高益和北京万东等厂商生产磁共振产品,技术品质仍有进步的空间。
超声波影像设备目前生产的已逐渐接近国际厂商所生产的程度,主要是因为超声波影像技术在诊断影像产品中,相对技术门槛较低,中国国内厂商以这项产品作为切入高技术影像设备的第一步,厂商集中在发展这项产品的技术,使得目前超声波影像技术发展已较完善。此外,中国当地厂商更能了解因医改政策带来的庞大商机,并且深知对于价格敏感的中国市场,平价化是重要影响市场的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厂商主要以生产B超与黑白超声波为主。依据中国统计报告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境内约有30多家厂商,其中最主要的分别为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与上海麦迪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其中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1986 年由中国科学院与Analogic共同合资成立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除了其具备相对国际大厂较平价的设备外,同时也积极追求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生产彩色都卜勒超声波与黑白超音波扫描仪,以因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数字X光产品则依据探测器的不同可分为单板及双板数字X光系统,单板数字X光主要用于四肢与胸腔检查,而双板数字X光系统则可以完成全身各部位的检查。目前数字X光主要由国际厂商所供应,以Siemens、Philips、Carestream Health、GE Healthcare和Shimadzu Corporation为主要五大供应厂商。
国际厂商布局
不同于过去欧美市场对影像诊断类产品的需求,新兴国家由于个人平均所得较低,因此会希望能够以超低价格购买高科技、性能优良的产品,且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大,人民大多在资金较不充裕、技术也不充沛的乡镇医院就诊,且在这类乡镇医院中,庞大、昂贵的检测仪器,像是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磁共振产品、X光机也就相对不普及。因此,针对乡镇医院的需求,而延伸出便携式、平价、低耗能等医疗电子产品。
以超声波影像设备来看,国际医疗电子厂商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2008年中国约有150家代理商,国际制造商则包含了GE、Philips、Siemens、Aloka、Toshiba等10 多家知名品牌,其中,以GE Healthcare最受市场接受。主要是因为GE Healthcare针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而采用不同的策略,GE Healthcare了解中国市场不采用价格昂贵的影像诊断仪器的原因后,也了解并非可以仅修改传统的影像诊断设备,而是要开发全新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2002年,GE Healthcare推出了第一部小型超声波仪,价格仅需要三万至四万美元,供应给中国的乡下诊所;到了2007年, GE Healthcare又推出了一款售价仅一万五美元的简易超声波仪,提供给乡村诊所作简易的检查,这项便携式超声波仪,成为GE Healthcare在中国超声波市场中成长的主力,此外,这类革命性创新产品除了在新兴市场适用外,对已开发国家也常可用于较狭小的空间,像是救护车或是救援队来使用,使得GE Healthcare这项产品在全球的销售每年以50%成长。
Philips在面临对平价医疗器材需求强烈的中国,2004年采取与中国境内厂商-沈阳东软以合资方式共同合作,以抢占医院需求中中低价的医疗器材,至2008年收购深圳金科威公司,强化其在中国病患监测市场的地位,透过长时间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并熟悉中国市场环境的特性,直到2009年,宣布在中国苏州设立Philips医疗影像中心,将医疗影像供应炼串起,开发符合当地市场的医疗影像系统。此外,由于人口特性与生活习性的差异,造成中国某些疾病的罹患率不同于先进国家,像是肝病等,因此,Philips也与中国当地的大学合作,像是上海复旦大学与北京清华大学,来研究以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Philips除了利用并购来扩大其在中国医疗器材产品线,同时也使其在沈阳、深圳与苏州形成地理三角,确立其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布局。
IEK观点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带动的医疗商机,无论是当地的厂商或是国际大厂都纷纷在医疗市场中布局,以抢占商机,加上中国医改政策的推波助澜下,使得厂商采用并购、合资或是自主生产等不同策略,以便能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中国医改政策来看,目前仍以解决全中国三万多家基础医疗设备不均衡的乡镇医院为主,使得其在诊断影像类产品的需求,主要为便携式与平价化两大重点,因此,国际大厂倾向发展功能相对较简单的中低阶诊断影像产品,而中国大陆当地的厂商,通过访谈后了解,以超声波影像设备为例,目前大陆厂商仍挟以低价的策略,以公板方式开发产品,使得其所生产的影像诊断类产品,尽管价格便宜但对于微小的血流影像在分辨率与对比度上,影像品质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然而以大陆跳跃式的学习能力,使得大厂未来除了面临平价医疗器材的需求刺激外,还要大陆中国当地厂商高性价比的产品压力,之后大厂将有机会释放出技术已发展成熟的零组件之代工订单来降低成本压力。
在医疗影像设备的零组件中,随着便携式产品需求的发展,也使得未来的研发方向会朝向高可靠性、低成本、高精度、易操作等重点发展,这也带动了相关零组件研发的需求,使得零组件未来将 (一)、零组件需微小化以缩小整体医疗器材的大小、减轻重量,达到便携式的目的;(二)、低耗能:由于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品不像过去大型的医疗电子产品,仅需在特定定点中使用,而是会需要在不同场域中,像是救护车或是急诊室中使用,因此零组件需要以能降低耗能,延长医疗电子使用时间的方向发展;(三)、高性价比:对新兴国家来说,仍是以价格为主要考量,因此,对采购的医疗产品会希望能够物超所值。
对于医疗的庞大商机,台湾地区厂商如何利用既有产业优势与经验,迅速切入大陆市场。以超声波影像设备为例,目前台湾地区仅一家整机生产的厂商,其主要销往中东地区与俄罗斯,主要是因为在同样影像品质的产品中,台湾地区厂商所提供的产品价格相对较大陆所生产来得高,而较难切入价格敏感度高的乡镇诊所;相反地,超声波影像设备的关键组件为探头,台湾地区厂商在探头技术的发展上已相当成熟,也已具有与国际厂商合作的经验,台湾地区厂商未来应在这样的经验基础下,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合作,了解并参考大厂在医疗器材产业中的布局,以掌握新兴市场下一波的需求,更有助于厂商切入大厂未切入的蓝海市场。
附件2:医疗电子类行业资讯 (16)远程医疗--医疗IT领域应用明星
远程医疗--医疗IT领域应用明星
近两年,美国联邦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电子健康档案(EHR)。2010年,远程医疗技术有望成为医疗IT领域的应用明星,最终让医生能够以无线方式实时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不管病人身在何处。
据埃森哲技术实验室主管医疗创新项目的Dadong Wan声称,在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当中,75%~80%用于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哮喘和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的病人。若能实时监测这些慢性病患者的情况,并利用获得的信息列出更详细的病历,那样就能及早防范健康问题,患者也因此不再需要一些紧急治疗或再次入院。
据埃森哲的一份近期报告显示,日渐普及的成本低廉的互联网连接,以及更小巧、更便宜、更智能化的电子保健设备,有望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无线监测健康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众多消费类电子保健设备,比如便携式心电图设备、血压监测仪或体重秤,这有望让医生从家里、工作单位、甚至在路上,随时获取及共享病人信息。比如说,便携式心电图设备的重量只有3.5盎司,让病人可以记录心脏电信号,并将结果传送给医生;医生就可以监测结果,观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微处理器领域取得的进步有望让这类设备以无线方式与家用电脑、手机甚至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进行连接。
预计还会出现的其他技术包括:可以监测及传送生命体征和病人位置的绑带或腕带、读取数值后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数据库的血压监测仪,具有数据库功能的工具可以提醒医生和病人,以改进针对慢性疾病的治疗。
此外,病人不久后就能够携带U盘或其他电子设备,通过这些设备不但能访问详细记述病史的网上数据库,还能访问X光片、近期检测结果或所开的药方。然后,病人可以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医院、医生和急救服务人员。
比方说,美国急救协会(AAA)上个月宣布,它将支持一项虚拟医疗识别系统,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了解病人的病史。医疗警报技术也会向病人的家属发送文本消息,告知家属正在对病人进行医护。
InvisibleBracelet.org是一家网上急救保健服务注册机构,地方政府将这项服务作为一项健康福利提供给本州雇员。急救小组打算在本月晚些时候,开始对医疗人员进行腕带使用方面的培训。
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研究公司Ovum的医疗信息技术分析师Christine Chang说:“在危急关头,健康档案非常重要,我们要弄清楚尽可能多的健康信息。如今,个人健康档案刚开始得到应用,知道它的人还不多,但在遇到意外后的紧要关头,这些信息非常宝贵。”
2010年第一季度,在美国急救协会提供服务支持的试点服务区,普通个人都能够在注册后拥有一个安全的网上账户,这个账户里面存有他们的重要健康信息,以及多达10个“紧急情况”联系人。这项服务每年收费5美元,用户可获得一个账户;遇到紧急情况时,急救人员和调度人员就能访问该账户。
如果需要急救护理,经过授权的急救服务响应人员就可以使用符合《健康保险可携性及责任性法案》(HIPAA)的搜索引擎,临时访问账户中的信息,但只能读取。如果需要救护车运输,急救人员随后可以通过文本消息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告知该病人指定的急救联系人。
在针对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领域,IT领域的大厂商都已参与其中。譬如,微软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试运行的HealthVault计划,病人和医生都可以访问网上电子健康记录。2009年8月,微软正式运行该计划;2009年,谷歌公司也推出了医疗保健服务(Google Health)。
HealthVault最近与凯泽永久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就共建便于访问的健康记录数据库展开了合作;一些诊所已经在使用相应网站,作为自行部署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之外的一种低成本替代方案。
在美国,医院和医生必须在今年开始部署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否则有可能领不到明年发放的联邦补偿金。按照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的要求,约190亿美元的奖励款专门用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健康信息科技法案》规定,如果医疗保健机构部署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并且证明在2011年1月之前有效使用该系统,每家机构就能领到高达64000美元的奖励款。
之后每一年,通过国家协调办公室(ONC)发放的补偿会逐年减少,所以医院和医生诊所有必要尽快部署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Ingenix咨询公司的常务董事Larry Leisure表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将成为促使许多无线监测技术不久后得到普及的动因。他说:“这种系统可以建立长期的健康记录。电子健康档案的一大优点在于电子就诊。设想一下:病人和医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而生理监测设备传送数据,他们可以自由交谈,彼此获得共享信息。这让病人和医生能够有不一样的医患关系,想想从中可以省下多少成本?”
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近日推出了一款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软件,可用在移动设备上,跟踪患有痴呆的走失病人。该协会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服务基于Omnilink跟踪服务来运行,是第一套专门为老年痴呆症病人设计的综合性定位管理系统。
无线监测设备供应商Corventis公司开发了一款心血管无线读取装置PiiX,样子非常像普通的创可贴。PiiX能够防水,可粘附在皮肤上,会自动收集健康数据,并自动传送给另一个便携式设备,该设备再通过无线方式将信息传送给Corventis。然后它会聚合数据以便分析,或者安全地传送给医生,或者添加到个人健康档案中。
健康数据上传
健康监测服务供应商iMetrikus提供了一项聚合服务,名为MediCompass Connect。这是一个远程医疗网关,成员们可以利用该网关,上传来自50余种个人健康监测设备的生物特征数据,包括葡萄糖监测仪、胰岛素泵、血压监测仪、数字肺活量计、计步器和体重秤等设备。系统使用一个只需点击一次的连接中心,通过普通电话线或个人电脑即可传送数据。然后,数据与健康管理系统集成起来,比如疾病和健康计划、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机构医疗工具和预测建模应用软件等系统。
Leisure说:“现在,病人一下子可以查看自己的健康读数了,并上传到电子病历中;医生也有办法查看病人是否在遵从医护指示,查看健康趋势发展数据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我认为,这也会促使病人更遵从医护指示。”
凯泽永久医疗集团和华盛顿的团体保健合作医院等管理型医疗保健机构已经在为医生提供电子医疗就诊服务。由于医生在每次看病人之前预先拿到了费用,虚拟就诊的成本比较合理。“你会更清楚地看到,电子病历在医疗费预付的系统中比在医疗费一次一付的系统中有着更明显的优点。” Leisure表示。
循证医疗
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支持“循证医疗”(evidence-based medicine),这让联邦政府可以监控医生的治疗行为,督促医生根据标准化治疗的科学方法和经验来治疗病人。比方说,病人心脏病发作后,应该给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这已是多年的经验常识,但目前仍无法确保医生会开这种药。
埃森哲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业务全球负责人Kurt Miller表示,如果为循证医嘱录入系统统一标准,确保有资格领取联邦补助金,或者可以访问云计算网络上的个人健康档案,就可以让医生和病人在医护方面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Miller说:“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你需要在病人出现情况后采取某些最佳做法。但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最佳做法经常没有得到贯彻和执行。我认为,新技术会改变这些行为,而不需要大笔投入。”